八十年前,齐鲁儿女用热血铸就长城;八十年后,山东大地以新姿告慰先烈。这场网络宣传活动的启动,不仅是一次纪念,更是一场邀约,邀请每个网民成为历史的讲述者,成为精神的传承者。
海阳地雷战通过红色思政课再现,“村村埋雷、户户造雷”的场景仍旧令人热血沸腾。面对日军的“三光政策”,百姓用铁锅造雷、用智慧布雷,把田野变成战场。这不是军事奇迹,而是民心向背的明证:当人民站在正义一。
8月15日,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内,一场特殊的仪式划破时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东省系列网络宣传活动正式启动。伴随《沙沟受降》故事穿透屏幕,抗战民歌在云端奏响,烽火记忆正以新的方式叩击时代的脉搏。
启动仪式选择在枣庄,本身就是对历史的致敬。这里有铁道游击队“飞车夺粮”的传奇,有沙沟受降的历史见证1945年,正是在这里,侵略者放下武器的瞬间,定格成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奋起的永恒画面。
齐鲁大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抗争的热血。从天福山起义的星火燎原,到沂蒙红嫂的“最后一口粮当军粮”;从渤海老区的秘密交通线,到地雷战的遍地烽火,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山东人民抗战的光辉历程。
此次系列网络宣传活动,将通过多种形式把山东的抗战历史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给广大网友。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也将借助AI、元宇宙等技术,让人们更加沉浸式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台儿庄战役遗址的“弹墙”被搬上大屏,斑驳砖墙上的弹孔依然触目惊心。1938年,正是这堵墙见证了“血肉磨坊”般的拉锯战,见证了数万将士“宁为玉碎”的决绝。这场被外媒称为“东方坦伦堡”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让四万万同胞懂得,团结的力量,足以撼动任何强敌。